七人的日常與非日常居所
Common and Uncommon Living for Seven
我們在2019年初接到來自業主夫婦的委托,他們希望為家人們建造一處共同的居所。 基地212平米,位於北京郊區的村子裏,是業主兒時與家人的居所,搬離多年後他們想要與家人一同回歸此處村落的生活。這座居所將容納業主的父母及妹妹一家三口的日常居住;對於居住在城市的業主夫婦,這裏是周末與父母團聚和體驗庭院生活的假期住宅,是非日常的居住場所。
基地村落多為1-2層的磚混結構合院式住宅,夾心保溫板和彩鋼瓦的臨時搭建是空間擴增的主要手段。鄰裏關係較為獨立,且注重隱私。我們和業主希望新建築在村子裏是融合的,尊重原本村落的肌理,因而對磚作為主材料和坡屋頂的形式達成了共識。整體建築的外部狀態是堅實、厚重和私密的,暖棕色的磚與村子的肌理順應;屋頂的坡度經過考量,減小對鄰居建築的壓迫感。但建築的形態並不是設計的主導,我們試圖梳理七位居住者的碎片化訴求、乃至周遭鄰居的反饋,希望住宅能夠成為居住者過往記憶、當下感受和生活理想的延伸。
根據七個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和使用需求,住宅共設置了四個擁有獨立衛生間的臥室空間,根據小家庭形成三個相對獨立的建築體量,通過室內流線和客廳、廚房等公共空間相連接。 出於對居住傳統的尊重,父母房按要求位於整體院落的北側,麵向庭院。 為便於照顧父母的日常生活,妹妹房臨近父母房,其推拉長虹玻璃立麵麵對與中庭並置的景觀走廊,可有選擇地開啟,讓內部空間向外蔓延,與公共空間和父母生活空間建立物理和視線的互動。 侄子的房間位於父母房的樓上,由於當地建築高度的限製而順勢形成了如閣樓般的空間形態,書桌前的視野穿過庭院和屋頂平台向南延展。
滲透的庭院 Permeable Courtyard
庭院是生活向自然溢出的部分, 也是自然向生活的滲透。 院牆高2米,是厚實的表皮,界定場域範圍、保護內部隱私。前院、 中庭、 兩個天井和若幹邊界庭院在表皮和內部空間之間滲透, 表皮也因此與建築體量時而融合、時而剝離, 為室內空間創造更充分的開放機會,為在其中的生活提供通風、采光和四季流轉的景觀營造。
前院連接院門至入戶,其中消化了基地東南的斜切轉角,磚築樓梯延伸自院牆,通往屋頂平台。 客廳南北兩麵通透的落地玻璃門窗將前院和中庭的景觀引入室內。東西兩側的天井為兩個臨近客廳的臥室空間與客廳空間之間提供了自然景觀的介入,以虛空間的模糊性轉化私密和公共的對立關係,消解封閉而產生共享,讓邊界對家庭產生更積極的意義。
中庭是各個生活空間的景觀視覺重心,其中的楓樹伸向屋頂平台,為不同高度的室內外空間形成豐富的景觀體驗。建築體量本身和庭院中的樹木形成在平台遠眺群山視線的前置景觀, 遮擋了周圍的嘈雜環境。通向屋頂平台設置了室內外兩條公共流線和一條屬於姐姐房的室內私人流線。根據各自生活習慣的不同,可以選擇避免互相打擾的流線方式。
姐姐家庭的居住空間相對更加獨立,除臥室外,設置了私屬的會客廳、茶室以及閱讀室, 以豐富假期生活的體驗。整棟空間下沉0.9米,獲得內部空間高度的同時與庭院建立立體的視線關係,內部的通高山牆立麵在建築中起結構作用的同時,在一層劃分會客廳與茶室的動靜關係以及光線明暗控製,鋼樓梯攀附於其上,在二層延伸為架接閱讀室與臥室空間的連橋。
家族群居與獨立生活 Family Living and Independent Living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中國家庭結構自七十年代末開始由中式大家族的居住單位轉向小家庭單位。傳統中式家族擁有非常緊密的關係和共同的生活規則,家族生活方式的理想是個人意識訴求的消融為代價的;而以夫妻關係為主體的小家庭單元則獨立且飽有個性。本項目業主以當代典型小家庭單位回歸家族式群體生活,是一新型生活方式的建立。
在這個住宅中,小家庭之間相互獨立卻又形成一個整體,邊界看似模糊卻又被清晰定義。我們希望通過建築設計,在維護小家庭的獨立性格和家庭之間合理邊界感的同時,營造尊重和共享的群居生活氛圍,消解對立而產生積極的可能性,滿足個體對於家族親情的訴求,讓家庭自然產生更多的凝聚力。
∇ 總平麵圖
∇ 軸測圖
∇ 底層平麵圖
∇ 二層平麵圖
∇ 屋頂平麵圖
∇ 剖麵圖
項目信息
設計公司: 即作建築 MINOR lab
主持建築師: 劉晨
設計團隊: 趙煒 (項目建築師、駐場建築師)、趙丹、張愷、李珈頤、金韋希、方正欣、何孟賢、傅雋潔、徐婧、蔡嶽達、林岑翰
結構顧問: 潘從建
施工方: 北京京悅園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照明顧問: 西鐵照明
攝影師: 陳顥、即作建築
業主: 私人
項目地點: 中國,北京
基地麵積: 212㎡
建築麵積: 230㎡
結構形式: 混凝土框架結構
材料: 清水混凝土、燒結磚、陶瓦、雙層玻璃斷橋鋁門窗、木地板、預製水磨石板材、樺木多層板、塗料
項目時間: 2019.02-2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