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與一件藝術品相遇,我們會把自己的情感和感覺投射到它上麵。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不可思議的交換悄然發生:我們對藝術品寄托情感,而藝術品向我們傳達它的權威和靈氛。最終,我們在藝術品中遇見了我們自己。
這是一個精裝改造項目,資源節約是我們改造的出發點。保留原始結構與設備,層層優化屋主的生活動線與收納細節,適合屋主收藏愛好的空間美學,共同營造一個藝術展廊氛圍的居住空間。
家是秩序、歸納;
亦是溫度、質樸。
在設計手段上我們運用了一定對景概念,入口處的發光膜模擬天光的效果,自成一處,是為“起”。
視線轉而玄關的端景,用大的平行移門處理了步入式收納與對景的關係,在包裹的木盒子概念下,將入戶的儀式感做到最佳,是為“承”。
從公區的客廳背景隱形門轉而進入私密區,保留了原本曲折的廊道動線,在走廊內增加了懸索掛畫,遊走時不乏趣味感,是為“轉”。
私區化繁為簡,設計上確保肉眼可及之地盡量做到克製與裸感,在生活儀式感的端頭位置身心均可得到歸屬與休憩,是為“合”。
家是典雅、大方;
亦是厚重、雋永。
屋主曾經從事過平麵設計工作,亦是一個收藏愛好者。這使我們理念相通,共同確定了“家是一個未完成的美術館”的美學理念。
空間建構時我們會做到足夠的刪繁就簡,大道至簡。充分的留白設計與收納品展示設計,不論開放或封閉,共同滿足於屋主當下與未來所有藏品的容納與想象。
橡木的溫潤與秩序感的線條節奏呼應。謝曉東的落地木雕,陳光耀的鎮紙雕塑擺件,從雲南麗江淘來的老條凳,日本的銅、瓷、玻璃器皿、非洲的牛奶凳和庫巴布、羅馬尼亞匠人的人頭雕塑,民國的老木托盤和收納櫃,日本的紙燈與北歐的中古家具等等都或驚豔未知,或恰如其分地嵌落在這個原木之家的各個空間與生活場景中。
細細品之,若觀賞一個跨越古今和地域的關於居用之美的藝術之展,又似聆聽一個戲劇無法預料的電影旁白與時空對話。
家是感知、熱愛;
亦是篤定、知足。
大到家具、小到器皿,家的最終形態隨著時光和情感逐漸繪製而成。不僅屋主本人,我們期待她的家人及外來到訪的友人也可共同享受這份屬於屋主心靈棲息之所的溫柔雋永與每件陪她經曆過旅途跋涉的藏品故事的娓娓道來。
項目信息
設計團隊:木卡工作室
主案及設計團隊:張英琦 陸凱琳 徐帆 顧斌
項目地址:上海
戶型麵積:276㎡
竣工時間:2022年06月
施工:餘恩建築工程工作室
攝影:李聖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