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有窩、郊區有院,是很多人的理想的生活。
該項目位於北京西城區的南沙溝,業主在很多年前就搬去了郊區住院子,去年因為孩子上學不得不重新裝修市區裏的老房,主線任務是陪讀,到了周末,再回郊區。
一家人習慣了郊區回歸自然的日常,也希望把這份「自然鬆弛感」搬進城市中央的老房子裏。
設計理念
我們通過對材料、光線進行綜合研究,最大程度讓氛圍趨於自然;同時對業主生活需求進行分析,重新調整每一個空間的比例,做到極致利用每一寸麵積,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享受比較舒適的生活尺度。改造前:建麵72㎡,套內56㎡的小兩居,是北京典型的“手槍”戶型,槍頭和槍尾都有窗,好處是天然的光線能跑遍全屋,缺陷是一家人缺少在公共空間裏的交流和互動,麵積浪費嚴重,動線也很混亂。
∇ 原始平麵圖
改造重點:
1. 拆掉所有的非承重牆,用櫃子作為空間的隔斷;
2. 廚房做成半開放式,並對布局做最大程度的優化,轉移部分功能給到走廊,在走廊增加西廚吧台,擴充功能和收納空間;
3. 衛生間的隔斷向廚房推71公分,做成相對獨立的三分離,並在幹區用櫃子包出一個洗衣區,考慮供水方位不能動的問題,地麵做了抬高處理;
4. 縮小主臥,放大公共區域,最好采光位置留給了多功能起居,利用榻榻米和上下鋪的組合,滿足多人居住需求,再用四聯動門分隔空間。
5.客廳采取桌子+書架的形式,滿足屋主一家日常閱讀就餐。
∇ 改造後平麵圖
選材上,全屋進口海洋板,自然細膩的木色就像給這個家上了一層溫和的濾鏡。改造後,這個家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客廳,起居隻有書房和榻榻米。都說最好的學校是家庭,完成整個設計的過程裏,我完全沒有看到家長「雞娃」的無形壓力,恰恰覺得他們家這個裝下四季的書屋型客廳,便是最好的“學區房”。
玄關
一進門,原先走廊靠牆植入一個長達3.38米,進深60公分的櫃體係統,合理塞下了玄關櫃以及從廚房外移出來的冰箱,西廚功能,化零為整的功能融合,最大程度提高走廊利用率。
要盡可能地增加收納空間,我們的主張是能不建牆的位置,盡量不建牆就用櫃子來。所以這個貼著鏡子的櫃子,是為裝下洗衣機和烘幹機而設,洗衣液、柔順劑之類的物品也能插著空收納。中間的櫃子靠走廊一側,還包住了老房子的下水管,裏麵還藏著軟水機。
廚房
我們希望給業主一個自帶風景的廚房,一邊看著窗外蔥鬱的景色,做飯的心情也不自覺變得愉悅。好在原先的廚房就有這個條件,北向的小陽台納入廚房,形成一個走廊型開放式廚房。
台麵下增加了一個折疊桌,偶爾一個就餐使用,當多人在廚房幫忙的時候,還能分擔一部分台麵操作的壓力,還能作為洗衣區的熨燙支架。
衛生間
廚衛相鄰,衛生間也是一個“強功能”空間,打開就是洗衣區,再進來就是幹爽舒適的盥洗區。
原本的衛生間有小窗戶,衛生間幹濕分區,通過玻璃隔斷,讓淋浴如廁可以共享自然光。盥洗鏡與洗臉池的中間留了一個可以透光的小窗,可以將自然光引入更深的走廊區域,逼仄的空間立馬變得透氣了。晚上,當衛生間有人使用時,能透過這裏看到衛生間的燈在亮著,起到一個隱隱提醒的作用。
客廳
我們打通陽台和客廳,模糊兩者邊界,解鎖了一個學習陪伴型多功能客廳,沒有沙發,用榻榻米替代,坐臥都可以。客廳主要作為學習區,所以索性去掉沙發,隻要書桌和一麵開放式書櫃,滿足一家人一起看書的習慣。整屋的海洋板為了透出複古的質感,經過打樣很多次,還在落地的時候額外做了擦色。
緊靠陽台的區域左側是上下鋪,小孩的休息空間就在這裏,下鋪給他保留一個單獨學習私人空間。整個地台是榻榻米的功能,方便以後比如親戚、爺爺奶奶長輩們來留宿,但材質顏色選了和地磚相近的顏色,讓它看起來更像是地麵一體,延伸擴大空間感。
有了地台,也把整個家的親情凝聚在一起。拉上聯動門,就隔絕出一個安靜的睡眠空間了。北陽台作為日常休閑區,放幾個軟墊能坐能躺,還用籃子收納書和其他物品。閑暇在這裏看書發呆,望望窗外風景,感受滿屏的四季美景。
主臥
客廳的書桌旁邊,也是用一組雙麵櫃,作為和主臥的隔斷。一麵作為大衣櫃+家政櫃。櫃子最上方留了一排風口一樣的氣孔,一方麵是為了通風,還有一方麵是讓客廳空調的冷風能穿過去,因為業主並不需要直吹的冷風,也就不必要單獨安裝一個空調,空氣能夠流通就行。
和這個家的初心一樣,閱讀和學習,可以丈量生活的自由度。我們嚴絲合縫地計算尺寸,簡潔利落的規劃布局,“扣”出每一寸功能區的同時,也填滿了家的溫潤暖意。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木屋
設計方:裏白空間設計
項目設計 & 完成年:2023
主創及設計團隊:趙斌、李欣
項目地址:北京西城區
建築麵積:72㎡
攝影版權:喬睿
品牌:海洋板/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