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日月灣是國內衝浪資源最優質的海灣,世界衝浪聖地,這裏聚集了全國各地的衝浪愛好者。疫情期間,日月灣更是成為了國內網紅景點,各種不同年齡,職業的人彙聚於此。GROM衝浪集合店,包含了衝浪,滑板,服裝,餐飲酒吧,LIVE音樂等功能。
GROM首店陪伴日月灣度過了整個疫情時期,並成為日月灣衝浪文化根基的一部分,疫情結束後由於租期到期,需要重新選址開設新店,新店地址是離老店不遠處的一排自建房,我們在接到設計委托後開始了解並思考,浪人們需要的是什麼樣的空間。
新店現狀為“兩棟“九十年代的一層磚混自建房,共有十個開間,分別由6+4個開間組成。得知6是先存在的,後來進行了一次擴建,加上了4。早年自建房的野生手法,在兩棟房子交界處出現了“雙梁單柱”的結構手法。我們提出多義空間的概念,每一個空間都可以根據不同使用需求去重新劃分與規劃功能,不再局限於單一功能,以多功能區為中心相互鏈接著,在不同時刻體現出不一樣的空間意義。在40米長的橫向空間內,除了動線設計,更需要在不同空間給予不一樣的空間屬性與質感。
∇ 建築分析圖
多功能區具備著演出,沙龍,展覽,放映,餐飲等模式,我們把多功能區布置在兩棟建築的交界處,一是為滿足功能分區的麵積占比,二是為了“偷梁拆柱“。原有柱跨不能滿足功能使用需求,需要創造一個無柱空間,利用建築邊跨與雙梁單柱的特性,通過結構的處理把中心原有的柱子拆除。為了滿足7.5米跨度的鋼梁,我們拆除原有部分混凝土梁與柱子,加設鋼結構滿足結構支撐。
∇ 多功能區拆柱空間分析圖
地麵我們做了下沉處理,成為了整個店最低的一個空間。下沉後出現的階梯也可在不一樣的功能需求下充當座位。鋪地采用了火山岩,吸水快幹的物理屬性能滿足日常多變的使用需求。
四周的格柵門有著不同的開啟方式,不同的開啟方式組織著不一樣的空間與流線。隨著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格柵門產生的光影效果也會隨之變化,使人在其中可以在不一樣的時間感受到不一樣的空間氛圍。
餐飲區作為整個空間的主入口,是人流量最多的空間,同時需要服務不同的客群。吸水性極好的火山岩與金屬格柵的結合既可以滿足日常遊客的使用也可以滿足衝浪完的浪人。使得空間在日常使用中保持幹燥。不同的材料結合使得空間也有不一樣的質感體驗。
商品區是麵積最大的空間,為一個U字型,圍合著運動區。為節省造價我們決定把麵積最大的區域作為改動最小的一個區域,隻在原有條件基礎上去增設使用功能,把建築現狀保留,包括原有的水泥地麵,窗洞尺寸等。
運動區作為一個被圍合的空間,隻有3mx12m的尺寸。能滿足平日瑜伽冥想等需求。麵積條件比較緊張的情況下為了營造出空間的精神性,我們利用平層樓板可拆的優勢設計一個通高的空間。拆除原有樓板後,再把屋麵抬高,在減少太陽直射角度的情況下也能達到增加空間精神性的作用。地麵也有了可抬高的條件,成為了整個店唯一往上走的空間。
外立麵對原有建築進行了一次解構,分離又不完全分離。對屋頂,門窗,牆體都賦予了新的材質,尺寸與20公分的分離,他們相互間由沒有任何修飾的舊柱子串聯著。牆體的突出包裹著屋頂下水管,新增的簷口讓室內外空間有了過度,凸起的屋頂營造了室內通高空間,同時使立麵有了節奏上的變化,並非單一的陣列,使其成為沿街設計的焦點之一。
後院原有屋簷尺寸為1.3m深3.2m高,在使用或美觀比例上都有些尷尬,既達不到遮陽擋雨的作用也不好看。後院的長廊具備動線與外擺的功能,連接著廁所,後院公共活動區,剛好化解掉這尷尬的屋簷。用木結構在原有屋簷下做“加法”降低屋簷高度至2.8m使尺寸更宜人,延長屋簷至2.2m深,在滿足外擺餐位的深度下還能讓人舒適的通過。
在後疫情時代,我們探索的是什麼才是當下合適的更新方式。從合理的功能出發,拋開精神的裝飾,尋找合適的形式。這也是多方完整的平衡的,互相不對立的,由專業與需求互相搭建的一種方式。在整體經濟受到衝擊的情況下,合適的更新方式不但符合當下,還能給自己找到台階。
∇ 平麵圖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Grom衝浪集合店
項目類型:改造+室內
設計方:NormalBuild
項目設計:2023
完成年份:2024
項目地址:萬寧市日月灣
建築麵積:480㎡
攝影版權:DT
客戶:Grom衝浪集合店
材料:水洗石/樟子鬆/火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