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奧盧Toppilansalmi區的一座上世紀中期圓筒形糧倉是當地的標誌性構築物,而如今,它被PAVE Architects改造為當代風格的住宅樓,並為附近的社區帶來了生機。由於老舊的結構年久失修,該項目的大部分結構已經在初期階段被拆除,因而其極具年代感的風貌已經煥然一新。根據當地的城鎮規劃,糧倉原有的外觀需要盡可能地在設計中重現。這種改造方法使得內部空間的布局十分多樣:在整座樓的95套公寓中,包括了獨居室、現代式閣樓、三層躍層閣樓等不同類型的公寓。
圓形的糧倉結構被改作大小不一的陽台。陽台的開口使用了格子式框架加固,保持了糧倉的圓筒形態,並提供了隱私保護。格子框架遮擋了部分直射光,使室內采光條件適宜,並且不會影響向外的觀景視線。在陽台的不同區域,外立麵采用了玻璃表皮或保持開放,並且高低變化的空間也使得陽台具備多種功能,成為公寓內部空間的延伸。在項目場地內,一個深色的矩形結構自然地從糧倉建築中延展伸出,擴大了內部空間。在建築頂部,設有公用桑拿浴室和露天平台。延展結構的當代風格立麵裝有反光的黑色和灰色玻璃幕牆以及顏色精妙的突出組件,為建築提供結構支撐,並與庭院的設計元素相呼應。
在庭院中,空間的質感令人難忘,人們可以從多種有趣的視角觀賞建築的結構、色彩鮮豔的逃生樓梯、對比強烈的材質等。建築風格中融入的三個時代的代表性元素在庭院中產生對話般的效果。大樓的一、二層(共13層)包含了現代閣樓式公寓和長屋,公寓中有寬敞、挑高5米的開放型居住空間。長屋的設計高效而實用,主要被用作臥室。這種設計使得大樓最上方的7層樓可以擁有3.2米的層高。整座建築采用了大量寬闊的窗戶,保障公寓內自然光線充足。玻璃立麵從樓層的地板開始,使得地板獲得大量的光照,並把光線反射到其他結構中。
窗戶和其他玻璃表麵的設計是在與製造商緊密合作下完成的,該製造商也有意創造一些新奇、獨特、實用性強的玻璃材料,使得室內的視線盡可能不被阻礙。為了保持這裏原有的工業風格,建築內部使用現場澆築的生水泥作為貫穿整座建築的室內表皮元素。走廊的工業風格設計結合了當代的建造方法和材料,營造出獨特的、旅館般的環境。在當地,購買半成品的公寓蔚然成風,因為戶主可以自由設計最終的布局方案,打造其各具特色的新家。
photos © Arno de la Chap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