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計師轉職成為木家具職人及陶藝師,對創立路力家器具的陳奕夫及許家毓來說,是誤打誤撞也是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若是和五、六年前的陳奕夫說,「幾年後你會辭掉現在收入穩定的 3C 科技公司設計工作,成立製作木家具的獨立品牌,並且在募資平台上推出一款上線 7 小時就達標、總共獲得 300 多萬集資的單椅。」恐怕他會瞪大眼,然後啼笑皆非的說:「怎麼可能啦!」

但對此刻正在台中木工廠房裏忙著製作燕椅的他來說,這一切都是已經實現的完成式。原本每天就是坐在計算機前繪製 3C 產品設計圖,陳奕夫從 2012 年起趁著周末在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上課,一學就是兩年。而最開始的兩三堂課,連木料都不會碰到,就是先學習怎麼磨刀;這對從沒接觸過木工的初學者來說,既是和工作夥伴(刀具)培養默契,也是練自己的心性和專注力。學會養刀和修心,接下來才是木工基本概念和木器實作。

 

設計師訪談,loft.work

 

「作木工最開心的事,就是可以作出『具體』的東西」,陳奕夫笑說,「因為和我思考事情的方式很相似。有個基準,然後畫設計圖,再一步步實現。而且做產品設計時,就是去要求別人,但是做木作,還是得回過頭來要求自己。」雖然說喜歡木作,但離職創立品牌完全是誤打誤撞,「當初知道木工創作的前輩要頂讓工作室,本來隻是想說好奇看看,沒想到一看就非常心動,就手滑了(笑)。」既然手都滑了,總不能讓器材空放著,陳奕夫回想起曾經參訪丹麥著名木作工坊「PP Møbler」時,工匠師傅們專注的工作態度讓他向往,加上當時在塑料加工產業擔任產品設計的女友許家毓,也持續鑽研陶藝創作,兩人就這麼開始了路力家器具,正式轉職以木作和陶器為業。

 

設計師訪談,loft.work

 

然而離開薪水穩定的白領工作,變成一個「在工廠裏做木工的」,家人一開始難免有疑慮,「爸媽很難接受啊!不知道我們到底在幹嘛。」奕夫和家毓兩人幾乎異口同聲地說,為了讓家人放心,隻要有參加展覽,無論是設計師周、文博會都一定邀請家人到現場;而後有媒體報導,或像燕椅獲得旭川國際家具設計大賽(IFDA)肯定的好消息也都立刻分享,就是希望能用實際成果扭轉家人的既定印象。

 

設計師訪談,loft.work

 

擁有學院和業界的設計專業背景,加上從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習來的紮實木工藝,讓陳奕夫的木家具既有當代的利落線條,更擁有對細節的講究。相較於傳統木工師傅的工序,陳奕夫靈活運用新的工具,像是 3D 打印打樣模型,就省下不少時間和成本。

 

設計師訪談,loft.work

 

除了像前輩木工職人那樣持續精進手藝,新世代手藝人需要思考的麵向更廣,他們反思如何在全手工和少量量產之間取得平衡,才能讓更多人使用到質量和價格都理想的木家具。而選擇在嘖嘖募資平台上發表「燕椅」,就是經過完整思考的決定,陳奕夫補充說明,「燕椅之前的作品因為是全手工製作,價格不是那麼容易入手。但燕椅得獎之後,我們開始想能不能讓更多人因為它而認識路力,所以包括選擇推出椅子(而不是桌或書櫃)、上募資、定價範圍、或是在募資期間搭配實體空間朋丁展出和試坐,都是事前仔細想過的。」

 

設計師訪談,loft.work

 

擁有一身好手藝的職人無法獨立存在,還需要有懂得欣賞使用的識貨人,而從路力和燕椅支持者的出現,或許這也代表了一種屬於新世代手作人與使用者的默契,正在成形中。
 

設計師訪談,loft.work

Text © 方敘潔
photos © 張藝霖

發表回複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