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開始CUN寸DESIGN試圖用不同的設計思考來重新梳理當下各個領域的企業辦公空間,由這個契機出發,我們很幸運在兩年的時間內設計籌建了遊戲領域、新媒體領域、傳媒傳播文化、互聯網、電影視覺科技、地產辦公示範區、高科技研發、文化創意等領域企業辦公空間。於此同時通過對成績的梳理,我們也提出了“企業運營空間”這一名詞,並展開進一步的研究和探尋。
當AI及智能機械的進步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我們也希望我們能通過設計來和這樣的企業有一個全新的對話和溝通。恰巧,2018年初我們接觸到了一家研發智能機械臂的公司,於是我們開始了一個新的挑戰。
首先我去到了這家公司的研發中心現場,位於朝陽門SOHO的一處400平米的辦公環境。空間是由3個獨立的單元合並而成,眾所周知,由建築師紮哈主筆的建築外形炫酷且形式感十足,同時也是朝陽門一帶的地標,但是對於室內設計來說由於追求建築造型而帶來的相對異形的室內空間,就成為我們做設計首要麵臨的問題。
第一:整個平麵處於一個弧形區域基本上沒有辦法尋找一麵相對平直的牆麵,也很難切分比較完整的方形空間。
第二:整個平麵位於一個扇形的區域內,所以安排相應平直有限的動線來分離空間就顯得更加的不容易,但是這又是我們在處理任務時不能回避的問題。
第三:地處成熟的寫字樓內,大廈的頂麵空調設備,以及現有的建築大梁,讓空間內的天花層高及其複雜,最低的地方隻有2100mm。所以怎麼在小空間處理頂部的雜亂到有序,是我們麵臨的第三個問題。
綜合以上難點,我們帶著創始人期待的眼神,開始燒腦了。
很不幸的是,這一次我在推倒自己重來的路上,久久不能找到一個好的方法。於是有一段時間我們自我否定了將近20稿內部方案,總覺得還是有點複雜了。
在我寸步難行的時候另外一個工業設計打開了我的思考。我是一名騎手,最關心的就是MOTO車,在2016年寶馬發布了一輛概念電動MOTO,這輛車有三個特點:
1.沒有傳統機器,所以改變了整車架構的重組形式;
2.選用當下最流行的材質,重新定義產品氣質;
3.結合科技和互聯,讓機車的使用性質發生了新的變化。
我也超愛那條穿過整部車的橘色光,即打破了機車的傳統結構,又重構了機車的結構。
一條光,穿過空間和所有問題。
於是我打算用打動我的設計去打動別人。
成型
1.首先我們學習寶馬的設計思路,讓空間的訴求進行重新的結構組配,誇大不太好用的弧形空間,使用它本來就有的特點來營造會議和討論區。用相對平直的空間來切分一些必須的辦公室。利用中間無邊界區域的核心製作一個方形的開場辦公區,保證辦公家具的合理模數化排布和最好的辦公麵積。同時由於這個方形空間的出現,讓四周重構了我們需要的環形通道,並且環形通道又單獨行成4個不同的使用功能。這個方形辦公區成為整個辦公的核心區域,反而是由此開始像四周擴散完成了整個布置。
2.剪裁掉的一些狹小空間,故意被我們安排成了前廳和走廊。重點是我們又重新梳理了進入邏輯,讓每個人的進入過程都是從一個相對密閉而狹小的空間慢慢進去的,也讓空間自帶驚喜和獲得感。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花了大量的時間去思考平麵,讓最好的采光完全落在了所有辦公人員的位置。
3.同時我們也感謝了靈感來源-那輛車。整個空間運用了機械設計的材質感,有灰色的金屬感,半透明的玻璃感覺,灰色帶來了不鏽鋼及塑料的現代感。
4.最後我用我最愛的那道橘色的光,做了一條完成導引和解決照明的光,這條光不拘謹也不做作,它沒有故意去核算對稱和位置,而是很隨意的從入口處就進入,然後按照它自己喜歡的路徑去穿透和路過了整個空間。我覺的它更像是這個空間裏的一種精神。
很高興能在另一個優秀的跨界設計作品中找到靈感,變成我們的思考方式。我想這也是一種緣分和一個新的工作方法。
完整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MQ智能公司研發中心
項目位置:北京朝陽門soho
項目類型:辦公空間/科技公司辦公室
項目麵積:420㎡
設計公司:CUN寸DESIGN
主創設計:崔樹、王繼周
設計團隊:馬川、孔偉青、趙亞
攝影師:王廳